主管单位: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医药行业协会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006-1533
CN 31-1663/R

全文下载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临床研究规范
    王瑞平
    上海医药. 2023, 44(1): 48-52.
    摘要 (4618) PDF全文 (527) HTML (4413)   可视化   收藏

    根据随机对照试验报告统一标准(CONSORT)声明和PICO设计指导原则,样本量估算是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样本量是获得高级别临床研究证据的重要保障,样本量过小不能保证得出可靠的研究结论;而样本量过大会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同时增加研究的难度。本文从影响样本量大小的参数入手,指出样本量应依据临床试验研究的主要疗效评价指标来计算,并明确“定量变量”和“定性变量”指标的获取途径。以举例方式分别介绍差异性临床研究设计、优效性临床研究设计、非劣性临床研究设计和等效性临床研究设计的样本量估算方法,以期为研究者今后开展最优尺度回归分析提供参考。

  • 专家论坛
    王佳静, 张静烨, 董文彬, 陈一飞, 陈桂良, 颛孙燕
    上海医药. 2024, 45(13): 10-13.
    摘要 (925) PDF全文 (143) HTML (862)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核医疗、核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放射性配体疗法逐渐成为精准医疗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国内通常将放射性配体疗法药物称为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这类药物通过将靶向配体分子与不同的放射性核素偶联,将放射性核素递送至特定肿瘤部位,产生诊断或治疗功能。本文分析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的研究进展及技术评价层面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思考和研究思路,为我国药品监管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

  • 专家论坛
    冯雨萱, 郑锐, 于广军
    上海医药. 2024, 45(9): 10-13.
    摘要 (750) PDF全文 (137) HTML (636)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随着医疗信息化发展,医疗领域进入大数据时代,专病数据库的建设与应用逐渐成为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推动临床科研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梳理专病数据库建设实践相关文献,归纳、总结专病数据库建设的关键环节和相关技术,以及专病数据库的主要应用,并就国内专病数据库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供医疗机构今后建设专病数据库时参考。

  • 指南与共识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强直性脊柱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编写专家组
    上海医药. 2023, 44(13): 23-30.
    摘要 (687) PDF全文 (126) HTML (589)   可视化   收藏

    遵循循证指南的制定方法与步骤,制定了《强直性脊柱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该指南针对临床医师比较关注的13个方面,共给出54条推荐意见,旨在规范强直性脊柱炎的诊疗工作,使患者得到合理、有效的诊治,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和预后。

  • 临床研究规范
    高深甚, 王瑞平
    上海医药. 2023, 44(7): 55-59.
    摘要 (655) PDF全文 (117) HTML (580)   可视化   收藏

    统计分析计划(statistical analysis plan, SAP)的制定是临床研究的重要环节,是临床研究数据分析的执行性文件。临床研究SAP对临床研究的目的、研究设计、数据采集、质量控制、统计学分析方法和结果呈现等方面内容进行详细描述,是统计分析的重要依托和参考。本文从临床研究SAP概念入手,重点介绍SAP的内容和核心要素,并提供SAP核查清单,帮助研究团队完成SAP后核查内容撰写的完整性,以便及时查漏补缺,完善临床研究SAP。

  • 临床研究规范
    王瑞平, 肇晖, 吴颖, 李斌
    上海医药. 2023, 44(23): 30-31.
    摘要 (935) PDF全文 (116) HTML (817)   可视化   收藏

    队列研究是分析性流行病学一种重要研究类型,其本质上属于观察法。队列研究中,研究者不能根据自己的设想对研究进行处理或干预。通常,应根据研究对象目前或过去某个时期是否暴露于研究的因素或不同的暴露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不同组别,如暴露组和非暴露组,高剂量暴露组和低剂量组,再通过采集相关信息并随访观察一段时间后,观察登记不同暴露人群的结局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各组结局的发生率,从而评估和检验危险因素与结局的关系。本文从队列研究的基础概念入手,介绍队列研究的分类、样本量估算、队列研究设计的要点及应用等内容,以期为临床医务人员开展队列研究设计提供参考。

  • 研究篇
    文/陈一飞
    上海医药. 2024, 45(S1): 20-26.
    摘要 (280) PDF全文 (97) HTML (222)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研究规范
    沈范玲子, 王瑞平
    上海医药. 2025, 46(2): 27-33.
    摘要 (571) PDF全文 (94) HTML (521)   可视化   收藏

    瘙痒症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表现为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皮损。瘙痒也是许多皮肤病最常见的症状,不仅会导致患者的不适,也可能引发睡眠、情绪和社交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和心理健康,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在临床实践中,由于瘙痒的主观感受性和病因的复杂性使得医生在评估患者瘙痒严重程度时面临挑战。本文从瘙痒程度评估的维度入手,整理了常见的单维和多维瘙痒评估工具,同时介绍了可用于瘙痒患者疗效评估的量表,阐述了其应用方法、优势和局限性,以期为皮肤科临床工作者选择和应用这些评估工具提供参考。

  • 临床研究规范
    高湘金, 肇晖, 王瑞平
    上海医药. 2024, 45(13): 29-33.
    摘要 (349) PDF全文 (73) HTML (295)   可视化   收藏

    临床研究中,时常需要构建回归模型分析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然而,回归模型大多要求自变量与因变量呈线性关联。当自变量与因变量不满足上述条件时,将连续型变量转化为分类变量会导致损失部分信息并可能引进新的偏倚。因此,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构建样条回归直接拟合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这种分析常用的方法就是限制性立方样条。本文从概念入手,就开展临床研究数据分析时,如何应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拟合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医务人员开展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 临床研究规范
    谢岱翰, 王瑞平
    上海医药. 2024, 45(17): 29-35.
    摘要 (451) PDF全文 (66) HTML (389)   可视化   收藏

    玫瑰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面中部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临床表现多样且易反复发作,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准确评估玫瑰痤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对于实现患者的长期管理至关重要。本文根据现有国内外玫瑰痤疮诊疗专家共识及临床研究证据,梳理玫瑰痤疮评估工具的使用方法及其优缺点,同时总结眼型和鼻赘型玫瑰痤疮患者评估量表,归纳玫瑰痤疮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的评价方式,以便皮肤科临床医生和科研工作者更好地选择和使用玫瑰痤疮评估工具。

  • 药物研发
    郑心怡, 余舒帆, 覃韦苇
    上海医药. 2024, 45(19): 90-98.
    摘要 (107) PDF全文 (62) HTML (97)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对银杏叶提取物药学研究领域进行研究现状、主题演化和热点趋势分析,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收集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集关于银杏叶提取物相关药学研究领域的文献数据,使用R Bibliometrix包、VOSviewer和CiteSpace等软件对发文趋势、作者、机构、国家、关键词和主题演化等内容进行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结果:最终纳入共514篇相关文献,年发文量趋势整体呈波动上升态势,近十年来上升迅速;该领域高影响力作者与研究机构之间存在广泛的合作关系;中国发文量占据绝对数量,中美间合作最为高频,中、美、法、韩之间的多国合作网络关系相对密切。对近十年高频关键词聚类得到14个聚类群和16种聚类突现词,主题词时间变化趋势表明银杏叶领域从多元化发展阶段走向逐步聚焦和深入分子机制的阶段。结论:银杏叶提取物研究已呈现从传统中医药研究向中西医结合、新型技术应用与结合的方向深入发展的态势。

  • 流通篇
    文/夏金根
    上海医药. 2024, 45(S1): 80-89.
    摘要 (510) PDF全文 (62) HTML (469)   可视化   收藏
  • 研究篇
    文/周一萌
    上海医药. 2024, 45(S1): 1-9.
    摘要 (203) PDF全文 (62) HTML (142)   可视化   收藏
  • 生产篇
    文/孙程洁
    上海医药. 2024, 45(S1): 50-57.
    摘要 (213) PDF全文 (62) HTML (166)   可视化   收藏
  • 专家论坛
    李瀚纯, 王鑫, 瞿旭东, 王舒
    上海医药. 2024, 45(7): 24-31.
    摘要 (694) PDF全文 (62) HTML (626)   可视化   收藏

    近20年来,合成生物学在生物回路构建、生物元件标准化,以及各种基因组/代谢工程工具和方法的开发方面不断取得突破。合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生物技术行业的产业布局。目前,合成生物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天然产物合成、医学、能源、工业等多个领域。医药的需求也推动了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包括将体外催化技术应用于手性医药化学品的绿色制造,将异源途径整合到细胞中以有效生产药物等。合成生物学凭藉更经济、环境友好等突出特点,将颠覆一部分传统医药的制造方式。本文概要介绍合成生物学在手性医药化学品的绿色制造和植物天然产物的生物制造方面的应用进展。

  • 指南与共识
    上海市康复医学会肌肉骨骼中西医结合康复专业委员会《心脏疾病中西医结合康复指南》编写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康复医学科
    上海医药. 2024, 45(17): 15-28.
    摘要 (94) PDF全文 (53) HTML (69)   可视化   收藏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心脏疾病患者进行全阶段的康复干预是临床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中医药在疾病康复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但目前国内尚无对心脏疾病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为此,上海市康复医学会肌肉骨骼中西医结合康复专业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临床指南,经反复讨论、论证,制定了《心脏疾病中西医结合康复指南》,以期用于指导和规范心脏疾病中西医结合康复实践。

  • 专家论坛
    李超静, 王平平, 杨成帅, 王燕, 严兴, 周志华
    上海医药. 2024, 45(7): 32-40.
    摘要 (481) PDF全文 (46) HTML (414)   可视化   收藏

    中药以药用植物为主,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应用历史,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与繁衍做出了重要贡献。中药的活性成分是中药发挥功效的物质基础,明确中药中的活性成分组成并建立各活性成分的绿色、低成本获取技术是推进中药现代化的关键。随着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及其在植物天然化合物绿色制造领域中的应用,合成生物技术不仅为中药活性成分的绿色、低成本、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新途径,也将为明确中药的活性成分组成及其药效机制提供技术支撑与物质基础。本文以青蒿素、人参皂苷和淫羊藿素等中药活性成分的合成生物技术开发与应用为例,探讨合成生物学在推动中药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 专家论坛
    苗洪江, 董泽凯, 向秋茹, 薛贵荣
    上海医药. 2024, 45(7): 1-9.
    摘要 (224) PDF全文 (45) HTML (181)   可视化   收藏

    蛋白质是协调复杂生命过程的精密“分子机器”,具有巨大的医疗应用潜力。然而,因为蛋白质的一维氨基酸序列、三维结构和生物功能之间的关联复杂,所以设计蛋白质并将其工程化以实现预期的功能和特性是一个极其困难的挑战。目前,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均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人工智能与蛋白质工程技术的结合已成为一种强大的新型蛋白质设计工具,可用于生成各类生物活性分子。本文介绍人工智能蛋白质模拟和设计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尤其是在生物医药创新开发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和前景。

  • 专家论坛
    陈坚, 张会禄, 邱志兵, 潘亦达
    上海医药. 2024, 45(19): 16-21.
    摘要 (704) PDF全文 (45) HTML (611)   可视化   收藏

    后生元(postbiotics)是一个与益生菌相关的新概念,是指特定的灭活微生物或其无菌提取物,它能通过与益生菌不同的生物学特性为宿主的健康提供益处。体内外研究表明,一些后生元具有抗炎、免疫调节、抗氧化和抗菌活性,具有用于代谢综合征、焦虑症、抑郁症甚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辅助治疗的潜力,尽管相关作用机制和所涉信号通路尚未完全阐明。随着对后生元研究与开发的日益深入,后生元有望在健康食品行业和医疗保健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 专家论坛
    左锋逸, 周一萌, 吴浩
    上海医药. 2024, 45(13): 7-9.
    摘要 (586) PDF全文 (45) HTML (524)   可视化   收藏

    干细胞是指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在再生医学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018年,日本有条件批准了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产品Stemirac上市。本文介绍日本间充质干细胞产品监管制度和审批标准,并对Stemirac的审评报告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为我国间充质干细胞产品的研发、临床试验和注册审评提供思路和参考。

  • 药物研发
    崔智睿, 陈辰
    上海医药. 2024, 45(15): 73-77.
    摘要 (88) PDF全文 (45) HTML (68)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优化丁酸氯维地平注射用乳剂制备工艺,确保能够在商业化生产线上制备出质量稳定的良好产品。方法:通过对蛋黄卵磷脂加入方式、制备初乳方式、均质参数和pH调节步骤的考察,筛选出符合商业化的丁酸氯维地平注射用乳剂的制备工艺。结果:采取蛋黄卵磷脂加入油相,油水两相按固定比例混合的方式制备初乳,均质压力采用50~70 MPa,均质时药液温度控制在40~60 ℃,均质次数为5~12次,均质后调节药液的pH调节至7.0~8.0,可得到质量较好的丁酸氯维地平注射用乳剂。结论:采用优化后的工艺参数,能够在商业化生产线上制备出良好质量并稳定的丁酸氯维地平注射用乳剂。

  • 临床研究规范
    张彦, 王瑞平
    上海医药. 2024, 45(23): 21-29.
    摘要 (151) PDF全文 (44) HTML (117)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白癜风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中国约有2 000万人受到影响。白癜风作为一种慢性皮肤病,其特征是皮肤色素脱失形成白斑,对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深远影响。为有效评估白癜风的严重程度、疾病进展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本文梳理了多种白癜风评估工具,涵盖基于患者自我评估和临床医生评估的量表,并对它们的使用方法和优缺点进行了详细总结。标准化和系统化的评估工具不仅有助于统一诊断标准,指导个体化治疗和监测疗效,还能提升患者管理质量,促进相关科研发展。参考这些评估工具和量表,皮肤科临床工作者可以更好地选择和应用这些评估工具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和优质的医疗服务。

  • 临床研究规范
    沈盛煌, 王瑞平
    上海医药. 2024, 45(19): 22-31.
    摘要 (299) PDF全文 (43) HTML (247)   可视化   收藏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HZ)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多见于中老年人及伴有免疫抑制或缺陷的人群。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包括急性期疼痛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准确评估HZ患者疼痛的强度、性质和变化情况,判断症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有利于及时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或调整治疗手段,对于患者的治疗疗效和康复过程至关重要。目前,临床上有多种用于评估HZ病情的量表,主要评估疼痛和生活质量这两个方面的情况。本文以最新版的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专家共识为基础,对常用量表的具体内容和优势劣势进行梳理,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好的选择。

  • 专家论坛
    巢艾伦, 杨依晗, 李明, 李玉珊, 黄堃, 王广平, 胡骏
    上海医药. 2025, 46(1): 3-7.
    摘要 (262) PDF全文 (42) HTML (213)   可视化   收藏

    生物医药产业是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柱。受国内外复杂环境影响,2023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增速放缓。本文分析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并就加速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 临床研究规范
    王瑞平, 李斌
    上海医药. 2024, 45(9): 19-22.
    摘要 (186) PDF全文 (42) HTML (146)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真实世界研究作为重要的临床研究类型逐渐引起广大医务人员的关注。医院健康信息系统(health information system, HIS)/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 LIS)中储存着海量的患者真实诊疗数据信息记录,因此如何基于HIS/LIS中的临床诊疗和实验室检查数据开展规范的临床研究是一个热门话题。本文从真实世界研究的概念入手,重点阐述医院HIS/LIS数据的特点,以及基于其开展真实世界临床研究关键环节和注意要点,以期为临床工作者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 专家论坛
    陈坚, 张会禄, 邱志兵
    上海医药. 2023, 44(9): 20-25.
    摘要 (62) PDF全文 (37) HTML (50)   可视化   收藏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 SIBO)是肠道菌群失调的一种特殊表现,可引起肠道局部炎症和免疫变化,进而引发多种消化系统症状,如腹泻、腹痛、腹胀和营养吸收障碍等。目前,SIBO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已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就SIBO的健康危害、SIBO检测方法和SIBO检测在肠易激综合征诊治中的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 专家论坛
    邓万定, 葛渊源, 廖萍, 曹萌
    上海医药. 2024, 45(13): 1-6.
    摘要 (193) PDF全文 (37) HTML (176)   可视化   收藏

    自我国发布适用人用药品技术要求国际协调理事会《Q13:原料药和制剂的连续制造》的公告后,如何落地实施成为医药行业普遍关注的问题。停留时间分布和停留时间分布模型是该指导原则中用于连续制造物料追溯和支持分流策略而制定的重要工具。本文从停留时间、停留时间分布和停留时间分布模型的概念出发,详细介绍该指导原则的制定过程,对指导原则中关于停留时间分布的相关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相关单位更好地理解指导原则及其中停留时间分布的规定和要求,助力连续制造技术在我国的落地实施。

  • 药物临床
    李西歌, 付鑫
    上海医药. 2025, 46(1): 35-38.
    摘要 (54) PDF全文 (36) HTML (52)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益气复脉方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气阴两虚证)的疗效。方法:将9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气阴两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联合益气复脉方治疗,均治疗2周。比较2组中医气阴两虚证证候积分、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心排量(CO)]、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内酯素水平、临床疗效和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中医气阴两虚证证候积分、MMP-9和内酯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LVEF、SV、CO、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益气复脉方结合常规西药治疗气阴两虚证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

  • 药物临床
    程研, 何娟, 王义辉, 陈尔真, 毛恩强, 卞晓岚, 景峰
    上海医药. 2025, 46(1): 43-49.
    摘要 (185) PDF全文 (36) HTML (157)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2例横纹肌溶解治疗成功案例,为优化横纹肌溶解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例横纹肌溶解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高危因素和治疗方案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横纹肌溶解的临床特征。结果:病例1为横纹肌溶解伴急性肝损伤患者,给予补液扩容、碱化尿液、保肝治疗后痊愈;病例2为横纹肌溶解伴急性肾损伤患者,给予水化碱化、补钾、降尿酸治疗后痊愈。结论:横纹肌溶解继发的急性肝、肾损伤通常是一过性的,且损伤的严重程度较低。但本报告的2例患者均发生了严重的器官功能障碍,需要积极的药学监护,早期鉴别并给予充分的治疗至关重要。

  • 病例精粹
    陈深, 马晶晶, 林之光, 顾洁, 黄延焱, 陈宏, 陈波斌
    上海医药. 2025, 46(6): 11-15.
    摘要 (21) PDF全文 (36) HTML (22)   可视化   收藏

    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intravascular large B-cell lymphoma, IVLBCL)是一种罕见且具高度侵袭性的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本文报道1例IVLBCL患者,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起病,诊治过程曲折漫长,曾诊断为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和血管炎,历经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失败、先后2次手术病理活检才最终确诊为IVLBCL。确诊后采用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R-CHOP方案和R-DHAP方案先后各治疗4个疗程和6个疗程,病灶缩小,症状改善,但神经功能始终未恢复,生活无法自理,目前规律随访中。

  • 流通篇
    文/王渊琦
    上海医药. 2024, 45(S1): 68-79.
    摘要 (133) PDF全文 (36) HTML (97)   可视化   收藏
  • 专家论坛
    董文彬, 陈一飞, 李刚
    上海医药. 2024, 45(13): 14-21.
    摘要 (151) PDF全文 (35) HTML (129)   可视化   收藏

    申办者、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监管方均是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的重要角色。申办者是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的最终责任人,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负责药物临床试验的运行管理,监管方负责对药物临床试验的监督管理。同时,申办者和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还是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的重要被评价对象。目前,药物临床试验各方均在积极探索科学的质量管理评价方式。受限于药物临床试验及其质量管理过程的复杂性,现有评价通常更关注硬件建设水平,对质量管理相关软实力评价的研究尚欠深入。本研究介绍现有的质量管理理念,从法规要求、学术研究等方面简要梳理我国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评价的现状,从药物临床试验性质、药物临床试验管理模式、药物临床试验现场检查等维度分析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评价面临的挑战,借鉴药品领域的质量管理体系理念,从循证决策的角度,探讨可行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评价策略。

  • 专家论坛
    余敏, 陈刚, 李永勇
    上海医药. 2024, 45(11): 32-36.
    摘要 (346) PDF全文 (35) HTML (299)   可视化   收藏

    化妆品中的功效成分如何透过皮肤屏障是化妆品行业的热点问题。微针技术通过微小的针头在皮肤表面形成微通道,可以促进化妆品中的功效成分渗透到皮肤深层,为传统的皮肤护理方法带来了革新。本文综述透皮吸收的途径和增加透皮吸收的方法,以及微针技术在化妆品透皮吸收中的研究进展,讨论微针技术在化妆品行业中的发展前景以及面临的挑战,以期为未来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 专家论坛
    毛叶萌
    上海医药. 2024, 45(15): 3-6.
    摘要 (143) PDF全文 (34) HTML (113)   可视化   收藏

    精神科临床药师培训属于岗前专业培训,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委会对培训基地及带教老师都有既定的要求。精神科临床药师培训的理论课和实践技能培训有其自身特点。作为中国医院协会的精神科临床药师培训基地,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结合培训大纲的要求,建立了信息化的临床药学工作与带教路径,使学员在学习理论和技能的同时,尽快掌握药学服务方法,提升临床思维能力,成为合格的精神科临床药师。在国家“三医联动”改革的推动下,精神科临床药师的工作将越来越受到医院和社会的认可、重视。

  • 临床研究规范
    石馨玙, 王瑞平
    上海医药. 2024, 45(21): 13-17.
    摘要 (149) PDF全文 (34) HTML (127)   可视化   收藏

    黄褐斑(melasma)是一种在育龄期女性中高发的皮肤病,由于其造成患者面容较大改变,会对患者精神状况和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黄褐斑诊治过程中,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对于调整患者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皮损改善程度和满意度尤为重要。目前,临床上尚缺乏治疗黄褐斑的有效方法和疗效评估,临床试验中也需要统一的客观量表评估疗效。本文参考《中国黄褐斑诊疗专家共识(2021版)》,对常用评估工具的使用方法和优缺点进行梳理,以便临床工作人员更好地选择与使用这些黄褐斑评估工具。

  • 临床研究规范
    王瑞平
    上海医药. 2023, 44(3): 65-70.
    摘要 (251) PDF全文 (33) HTML (205)   可视化   收藏

    临床试验方案设计是临床研究的首要环节。一份撰写规范的临床研究计划方案可以明确研究目的、指导临床试验研究的规范开展。临床研究方案的设计是一项科学、严谨的工作,在满足临床诊疗需求的前提下,须遵从统计学要求规范。参考随机对照试验报告统一标准(CONSORT)声明、PICO原则和我国《药物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本文从临床研究设计类型入手,介绍随机化方案、对照设置、重复、盲法、终点指标、分析集、数据监察管理委员会、缺失数据及数据填补方法、统计分析和亚组分析等临床研究方案设计中的统计学要素,以期为研究者开展临床研究方案撰写提供参考。

  • 药物研发
    朱晓春, 徐玲玲, 黄瑾, 徐熠, 刘静, 朱全刚, 黄乾元
    上海医药. 2023, 44(13): 90-94.
    摘要 (42) PDF全文 (33) HTML (32)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究中药膏方的质量标准,以确保临床使用的安全有效,为建立行业规范提供借鉴。方法: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确定中药膏方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分别从外观性状、相对密度、装量、不溶物、微生物限度、得膏量进行考察。结果:初步建立了膏方得膏量理论预测方案。与经验分析评价相比,更全面和准确,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结论:中药膏方质量标准的研究制定有助于规范行业标准。得膏量软件的开发应用有助于中药膏方处方现代化发展,是便利医师、服务药师的重要基石。

  • 临床研究规范
    王瑞平, 肇晖, 李斌
    上海医药. 2023, 44(21): 23-25.
    摘要 (507) PDF全文 (33) HTML (419)   可视化   收藏

    病例对照研究是分析性流行病学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研究类型。病例对照研究本质上属于观察法,即研究者不能根据自己的设想对研究进行处理或干预,而仅凭研究对象自身是否具有研究人员关心的结局事件进行分组,然后回顾性采集两组对象既往暴露信息,进而探讨暴露和结局之间“因果”关系。本文从病例对照研究的基础概念入手,介绍病例对照研究的分类、病例对照研究的样本量估算、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的要点及应用等内容,以期为后续临床医务人员开展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提供参考。

  • 医药论坛
    李季玲, 蒋一丹, 蒋幸, 姚谦, 徐晨, 周瑛
    上海医药. 2023, 44(23): 90-94.
    摘要 (61) PDF全文 (31) HTML (50)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针对专职临床研究医生,建立一套完善的临床研究医生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对一级和二级考核指标进行制订和修改,并确定指标权重。结果:经过2轮专家咨询,确定了综合素质、工作质量、工作效率、专业能力、工作业绩等5项一级指标,34项二级指标,确定了各指标权重。结论:临床研究医生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建立,是提升临床研究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措施,为临床研究医生的绩效分配、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 专家论坛
    纪和雨, 于广军
    上海医药. 2024, 45(9): 14-18.
    摘要 (91) PDF全文 (31) HTML (70)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以儿童过敏性疾病临床诊疗数据为基础建立专病数据库,为开展多学科诊疗提供数据支撑,更大程度地发挥信息技术在推动临床诊疗水平提升、医学科研进步等方面的作用。方法:基于2013年1月—2018年7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就诊的过敏性疾病患儿临床诊疗数据,通过提取—转化—加载技术,统一清洗后存储为临床业务数据。将原业务系统中的结构化指标进行映射和归一化处理,人工标注非结构化内容,并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进行后续结构化数据处理,最终建立数据模型,构建儿童过敏性疾病专病数据库。结果与结论:该专病数据库包含16个条目、60个字段共6个主题数据模块,完成了对333 029例过敏性疾病患儿临床诊疗数据的采集和标准化,可为后续以数据库为基础的专科管理和辅助决策提供支撑,实现海量临床数据的存储、挖掘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