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医药行业协会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006-1533
CN 31-1663/R

2025年, 第46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5-05-10
  

  • 全选
    |
    封面人物
  • 吴颖(本刊记者), 张晓熙(特邀撰稿人)
    上海医药. 2025, 46(5): 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 皮肤健康科学
  • 上海医药行业协会化妆品专委会,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功效型化妆品分会
    上海医药. 2025, 46(5): 3-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共识旨在解决功效型化妆品研发中机制不清、靶点不明及评价体系不足等问题,推动产学研医协同创新。共识提出以皮肤科学为核心,整合多组学研究、人工智能及靶向递送技术,构建从皮肤表型解析、活性成分筛选到临床验证的全流程科学体系,强化产品功效与安全性证据。其目的是为化妆品研发提供标准化指导,规范功效宣称的科学依据,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引导消费者基于科学证据选择个性化服务方案,实现皮肤健康管理的精准化与专业化。

  • 病例精粹
  • 孙超, 周敏
    上海医药. 2025, 46(5): 9-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告1例20岁女性克罗恩病合并罕见肠-皮肤瘘的病例。患者以“乏力4年,间断腹痛2年”为主诉,早期因贫血及影像学疑似淋巴瘤多次误诊,经多学科会诊结合胃肠镜、小肠CT等检查确诊为克罗恩病。病程中出现胃-结肠瘘、结肠-腹壁瘘、腹壁脓肿破裂及肠梗阻等并发症,先后接受抗感染、营养支持、脓肿引流及急诊手术(末端回肠造口术)治疗。术后经持续营养支持及对症管理,肠-皮肤瘘愈合,症状显著改善。本病例提示,克罗恩病早期诊断需结合多学科协作与影像学评估,肠-皮肤瘘等严重并发症应优先保守治疗,必要时手术干预以改善预后。

  • 临床研究规范
  • 高湘金, 王瑞平
    上海医药. 2025, 46(5): 13-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天疱疮(pemphigus)是一组可引起全身皮肤、黏膜出现水疱、糜烂,严重时可危及生命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迄今为止,天疱疮尚无有效的根治手段。除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之外,由于该疾病的罕见性及缺乏客观、标准化且经过充分验证的天疱疮病情评估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质量临床研究的开展。在临床试验中,统一、标准化的评估方法对于评估天疱疮病情和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天疱疮病情评估方法入手,系统介绍天疱疮疾病面积评分、自身免疫性大疱病严重度评分、寻常型天疱疮活动评分、天疱疮面积及活动度评分、日本天疱疮病情严重程度评分等天疱疮病情评估方法与量表,同时评价各天疱疮病情评估方法与量表的优点和局限性,为临床研究开展天疱疮患者病情评估和疗效判断提供参考。

  • 药物临床
  • 史夏, 孙漫漫
    上海医药. 2025, 46(5): 19-2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黄氏响声丸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慢性咽炎患者8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黄氏响声丸治疗3周。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咽干痒、异物感、灼热感、咽痛、咳嗽)、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血常规(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及临床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咽干痒、异物感、灼热感、咽痛、咳嗽积分,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水平,CD8+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CD3+、CD4+、CD4+/CD8+指标均高于对照组;黏膜充血、咽痛、咽喉干痒及声音嘶哑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氏响声丸配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能够降低慢性咽炎患者炎性指标水平,快速缓解临床症状,并能调节患者免疫功能,安全可靠。

  • 王兆龙, 曹晓琳, 沈燕娟, 顾景悦, 徐佳佳, 任金燕, 吴迪, 成凡钦
    上海医药. 2025, 46(5): 23-2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王氏保赤丸作为传统中药制剂,近年来在消化系统及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疗效。本文系统综述其在婴幼儿、儿童及成人便秘、功能性消化不良、腹泻、厌食症,以及小儿肺炎咳嗽等病症中的应用进展,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王氏保赤丸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发挥疗效,且安全性较高。穴位贴敷等创新用法及潜在脑-肠轴调控作用为未来研究提供了新方向。

  • 陈靓, 李欣钰, 陈佳, 杨德群
    上海医药. 2025, 46(5): 27-2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金匮要略》是东汉末年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是诊治杂病的中医经典专著,首创了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其思维方法对临床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肛肠内外科的常见疾病及杂病也能在《金匮要略》中窥见一二。本文主要从《金匮要略》中一些关于便血、肛窦炎、肛周脓肿、便秘、溃疡性结肠炎的直接与间接描述来分析其辨证与治疗,从而初步领悟到张仲景治杂病的启发性、灵活性,为肛肠科临床诊疗开拓思路。

  • 王儒辉, 裴迅
    上海医药. 2025, 46(5): 3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四圣心源》为清代名医黄元御所著,以“一气”精辟阐释人体生理病理,开创性提出“一气周流”理论。本文受此启发,从中土斡旋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病机治法,认为中土衰败是其基本病机,导致己土左升不利、清阳不升、寒湿加重、戊土右降无力,终致阳气衰败、阴阳皆败。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临证运用“一气周流”理论治疗甲减,首重培补中气。中土受损则气血生化不足,脏腑失养,可见肝郁气滞、肾阳亏虚等症;湿困脾土则气机失调,易生瘀血、痰浊、水湿等病理产物。辨证论治提示甲减病位主要在肝、脾、肾三脏,而以脾为中心,故在培补中土基础上,施以疏肝健脾、脾肾兼顾之法,为临床防治甲减提供新思路。

  • 张焱, 赖青鸿, 孙俊锋, 涂家金
    上海医药. 2025, 46(5): 33-3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网状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联合活性炭敷料对深二度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将82例深二度烧伤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采用传统创面薄化治疗,观察组采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联合活性炭敷料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创面愈合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4 h后,观察组血清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总住院时间、瘢痕增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联合活性炭敷料治疗可有效改善深二度烧伤患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促进创面愈合,减少并发症。

  • 宗士兰, 尹海威, 刘伟, 陶宏
    上海医药. 2025, 46(5): 36-4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头皮神经阻滞(scalp nerve block,SNB)在额部占位切除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择期行额部占位切除术患者86例,随机分为阻滞组(B组)和对照组(C组),各43例。B组在全麻前行超声引导下SNB,C组接受常规全麻。采集麻醉前(T0)、上头钉时(T1)、切皮时(T2)、锯颅骨时(T3)、手术结束时(T4)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记录麻醉前、清醒后血浆皮质醇、血糖和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清醒后两组VAS评分及拔管后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镇痛药使用率及住院时间。结果:T1~T4时C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均显著高于T0,且B组显著低于C组(P<0.001)。T3、T4时B组MAP显著低于T0(P<0.05)。术后两组血糖、C反应蛋白及C组血浆皮质醇水平明显高于麻醉前,且B组显著低于C组(P<0.05)。B组舒芬太尼用量和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01)。拔管后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及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B组均低于C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SNB可维持额部占位切除手术血流动力学的稳定,降低应激反应、炎症因子水平、疼痛强度、镇痛药物使用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

  • 罗莹, 祝忆飞
    上海医药. 2025, 46(5): 4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在老年肩袖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老年肩袖损伤患者病史资料,并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单排组(n=30)和双排组(n=30),单排组采用单排缝合桥修复技术,双排组采用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术后1个月随访,对比2组患肢活动度(上举、外展、外旋)、疼痛程度(VAS评分)、肩关节功能(UCLA、ASES、CM评分)、日常生活能力(MBI评分)、总有效率及再撕裂发生率。结果:双排组在患肢活动度(上举、外展、外旋)、UCLA评分、ASES评分、CM评分及MBI评分方面均显著优于单排组,VAS评分和再撕裂发生率更低,且总有效率更高。结论: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可更有效地改善老年肩袖损伤患者的肩关节功能,缓解疼痛,降低再撕裂风险,临床效果优于单排技术。

  • 吴理剑, 林汉燕
    上海医药. 2025, 46(5): 45-4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悬吊运动训练下的神经肌肉激活技术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将64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2),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予以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悬吊运动训练下的神经肌肉激活技术干预。对比2组肌力水平、下肢运动功能(FMA-LE评分)、平衡功能(BBS评分)、步行能力(10 m MWS、步长、步宽)、生活质量(SS-QOL评分)等。结果:训练后,观察组肌力水平, FMA-LE、BBS和SS-QOL评分,10 m MWS、步长、步宽等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悬吊运动训练下的神经肌肉激活技术用于脑梗死偏瘫患者,可加强肌力水平,改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进一步提升生活质量。

  • 黄志珍
    上海医药. 2025, 46(5): 49-5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D)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内动脉狭窄诊断中的效能。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8例TIA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择本院行体检的7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均施以TCD检查,统计观察组内阳性侧、阴性侧以及对照组各项TCD血流参数的差异,分析其在TIA患者颈内动脉狭窄中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阳性侧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收缩期最大流速(PS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高于阴性侧和对照组,且观察组阴性侧各项血流参数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显示,EDV、PSV、PI、RI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高于几者单独检测。结论:TCD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诊断TIA患者的颈内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值得临床进一步试用。

  • 薛弼宸, 陈军
    上海医药. 2025, 46(5): 52-5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 NTM)是艾滋病患者常见机会性感染的病原菌,其中以鸟分枝杆菌最为常见。近年来,艾滋病患者感染NTM的趋势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上升。NTM感染易误诊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因而影响患者治疗。因此,本文就艾滋病合并NTM感染的相关研究进展加以综述,以进一步提升医务人员对该病原体的认识。

  • 邵望威, 唐慧
    上海医药. 2025, 46(5): 57-6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调查分析常熟市精神卫生中心(简称中心)抗抑郁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方法:收集2018—2022年该中心使用的18种抗抑郁药数据,并对其消耗金额和使用频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前10位抗抑郁药的使用频度与消耗金额基本相同,尤其以文拉法辛(消耗金额1 811.12万元、消耗金额占比18.48%,使用频度占比18.99%)、帕罗西汀(消耗金额737.11万元、消耗金额占比7.52%,使用频度占比18.59%)、西酞普兰(消耗金额2 315.05万元、消耗金额占比23.62%,使用频度占比14.22%)占比最大,大部分抗抑郁药消耗金额和使用频度呈正相关。结论:该精神卫生中心抗抑郁药物品种选择基本符合指南要求,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 方灵莨, 叶海敏
    上海医药. 2025, 46(5): 61-6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 NMOSD)是一种以脱髓鞘病变为主要病理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若诊疗不及时,致残率较高。本文报告1例NMOSD患者的诊疗情况。该患者以双下肢乏力起病,进行性加重,通过给予中药汤剂、针刺和西医常规疗法联合治疗,效果明显,治疗后患者可缓慢行走。本文还结合患者情况复习了NMOSD相关文献。

  • 徐天宇, 汪洁滢, 黄雪萍
    上海医药. 2025, 46(5): 66-7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索和评估电子源数据(eSource)对接电子数据采集(EDC)系统在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项目(IIT)中的可行性。方法:基于医院现有数据平台,设计并实现一套eSource对接EDC的数据自动采集模式,选取一项正在开展的IIT项目,测试对比数据自动采集模式与传统人工录入模式的效果。结果:eSource采集模式相较传统手工录入方式,单个受试者平均数据采集用时缩短约90%,平均数据修改次数减少约78%。结论:通过实现eSource对接EDC的数据采集模式,提升临床研究信息化水平,可提高研究数据的采集效率和准确性,减轻研究人员工作负担,具有较高的潜在应用价值。

  • 医药论坛
  • 刘凯飞
    上海医药. 2025, 46(5): 71-7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基于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业务实践,系统分析该企业战略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逻辑与运营机制,重点剖析绩效管理工具在战略落地过程中的保障作用,通过阐释战略目标与绩效体系协同发展的实施路径,为大型集团企业实现战略与绩效的有机整合提供实践借鉴。

  • 丰攀峰
    上海医药. 2025, 46(5): 74-7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构建科学合理的医院药学人才评价体系,明确医院药学人才评价体系的各级指标及其权重,为不同岗位药师绩效考核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直接评分法确定权重系数,建立我院药学人才(科研药师、调剂药师、临床药师)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构建出由5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科研药师侧重专业知识与科研能力,调剂药师侧重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临床药师侧重专业知识与道德素质。3类岗位的专家赋权一致性检验结果良好(CR值分别为0.053 6、0.060 2、0.049 8),专家协调性指标Ca=0.81,Kendall W系数在0.6~0.7之间。结论:经过2轮专家咨询,指标体系稳定可行,能较全面反映医院药师综合素质,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 药师实践
  • 苗杜凌, 方英立, 褚佳慧, 俞俊如
    上海医药. 2025, 46(5): 79-8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临床药师对1例接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的晚期肺鳞癌患者予以药学监护,对其出现的严重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进行相关性分析,并检测了其MTHFRABCB1GSTP1CYP3A4、CYP3A5基因多态性。根据基因检测结果,甄别严重不良反应相关因素,临床药师提出了用药建议。临床药师能为患者安全、有效用药提供药学技术支持。

  • 药物研发
  • 刘建飞, 陈远豪
    上海医药. 2025, 46(5): 84-8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优化了溶瘤腺病毒生产过程中去除残余宿主细胞DNA(HCD)的工艺,同时对比了国产和进口商业化核酸酶去除HCD效果的差异,并通过实验设计拟合出溶瘤腺病毒生产中控制HCD含量的核酸酶浓度及酶切时间的可操作区间。

  • 徐甲, 何春燕
    上海医药. 2025, 46(5): 88-9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离子色谱法(IC法)对奥硝唑注射液中的亚硝酸盐进行定量检测。方法:色谱柱为赛默飞阴离子色谱柱 IonPac AS11-HC(4 mm×250 mm),淋洗液为6 mmol/L氢氧化钾溶液,采用电导检测器,进样量25 μL,流速为1.0 mL/min。结果:回归方程为y=0.210 7 x+0.104 5,r2=0.997 8;亚硝酸盐在1.64~32.73 μg/mL时,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定量限浓度为1.64 μg/mL;低、中、高浓度样品回收率分别为98.45%、99.61%、97.23%。结论:经方法学验证,该法可用于奥硝唑注射液中亚硝酸盐的检测,为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 张彬
    上海医药. 2025, 46(5): 92-9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塑料安瓿中元素镁、铝、硅、钙在高渗溶液中的提取和迁移量的测定方法。方法:将塑料安瓿置于50%葡萄糖或10%氯化钠高渗溶液中于121 ℃灭菌1 h,提取迁出的元素镁、铝、硅、钙,另在加速试验条件下放置不同时间后考察其迁移,通过ICP-OES测定它们的迁移量。结果:镁、铝、硅、钙元素在各自的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回收率和精密度。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操作简便,可为塑料安瓿的安全性评价提供数据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