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的实践性、疾病的个体性导致误诊率居高不下,而基于人工智能和医学大数据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CDSS)能在疾病诊断时为医生提供决策支持,成为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且现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不过,尽管CDSS在提高医疗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方面具有潜在优势,但其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影响CDSS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安全性。本文对诊断类CDSS的应用现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分析,以期对我国CDSS向智能化和知识化方向发展提供参考。
目的:以儿童过敏性疾病临床诊疗数据为基础建立专病数据库,为开展多学科诊疗提供数据支撑,更大程度地发挥信息技术在推动临床诊疗水平提升、医学科研进步等方面的作用。方法:基于2013年1月—2018年7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就诊的过敏性疾病患儿临床诊疗数据,通过提取—转化—加载技术,统一清洗后存储为临床业务数据。将原业务系统中的结构化指标进行映射和归一化处理,人工标注非结构化内容,并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进行后续结构化数据处理,最终建立数据模型,构建儿童过敏性疾病专病数据库。结果与结论:该专病数据库包含16个条目、60个字段共6个主题数据模块,完成了对333 029例过敏性疾病患儿临床诊疗数据的采集和标准化,可为后续以数据库为基础的专科管理和辅助决策提供支撑,实现海量临床数据的存储、挖掘和分析。
近年来,真实世界研究作为重要的临床研究类型逐渐引起广大医务人员的关注。医院健康信息系统(health information system, HIS)/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 LIS)中储存着海量的患者真实诊疗数据信息记录,因此如何基于HIS/LIS中的临床诊疗和实验室检查数据开展规范的临床研究是一个热门话题。本文从真实世界研究的概念入手,重点阐述医院HIS/LIS数据的特点,以及基于其开展真实世界临床研究关键环节和注意要点,以期为临床工作者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目的:系统评价阿戈美拉汀与度洛西汀治疗首发抑郁障碍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差异。方法:运用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进行检索,纳入两种药物治疗首发抑郁障碍的头对头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提取疗效和安全性的数据,采用RevMan 5.4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章。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阿戈美拉汀组与度洛西汀组HAMD-17评分差异(P<0.05)、总有效率差异(P=0.002)有统计学意义,治愈率差异(P=0.10)、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P=0.11)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度洛西汀相比,阿戈美拉汀治疗首发抑郁障碍的安全性相当,疗效具有优势。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钙联合寿胎丸加减方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SCH)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早期先兆流产合并SCH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寿胎丸加减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状缓解时间、血清指标以及药物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各项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血清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联合疗法效果确切,能够快速缓解患者症状,改善血清指标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析陈帮明主任治疗慢性肾衰病的用药经验,旨在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方法:收集整理陈帮明主任2022年1月—2023年3月于我院门诊为接诊的慢性肾衰病患者所开的120首处方。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管理系统(V2.5)”软件,挖掘处方中出现的药物频次、药物用药模式、组方规律,并演化出新方组合。结果:处方中使用频次≥50的药物有23味,方剂“组方规律”,设定支持度个数为69,置信度为0.9,出现频次达110次及以上的药物组合有25组,衍化得到新方7首。结论:基于这个系统,可全面、客观地总结陈帮明主任的用药规律,以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血栓通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将11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行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血栓通治疗,比对2组治疗前后踝肱指数(ABI)和趾肱指数(TBI)指数、血流动力学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ABI和TBI指数均高于对照组;血流动力学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血栓通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目的:观察益肺健骨方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骨质疏松(OP)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COPD合并OP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阿仑膦酸钠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益肺健骨方口服。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肺功能、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6 min步行测试(6MWT)距离、骨密度、血清中骨代谢指标、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6MWT距离、肺功能指标、腰椎L1~4的骨密度、骨碱性磷酸酶水平等均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SGRQ评分、β-Ⅰ型胶原羧基端肽、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等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结论:益肺健骨方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阿仑膦酸钠利于改善老年COPD合并OP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运动耐力,增加骨密度,可能与改善骨代谢、降低炎症反应有关。
目的:观察用补肺益肾方联合呼吸肌功能锻炼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H)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6例老年COPD合并P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呼吸肌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补肺益肾方口服,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平均肺动脉压(mPAP)、Borg呼吸指数、6 min步行测试(6MWT)距离、血清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肺通气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mPAP、Borg呼吸指数及血清红细胞压积、C反应蛋白、脑钠肽、血浆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6MWT距离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肺益肾方联合呼吸肌功能锻炼利于减轻老年COPD合并PH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运动耐力和血液流变学,降低肺动脉压和炎症反应。
目的:对玉液汤加减联合二甲双胍和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T2DM)气阴两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将6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玉液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33 % vs 86.67 %);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HbAlc、FPG、2hPG、MAGE和HOMA-IR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HOMA-IS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玉液汤加减联合二甲双胍和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并改善胰岛功能。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长期进行维持性血透的便秘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服用乳果糖、开塞露通便等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通便联合针刺穴位治疗,总疗程为1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便秘症状均有改善,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临床疗效、便秘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磷、血钙较治疗前均降低,且治疗组血磷水平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可降低相关炎症因子(IL-6、IL-8、IL-10)水平,其中治疗组IL-8水平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疗法可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便秘症状,降低血磷水平,改善血清中相关炎症因子指标,尤其是IL-8水平,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粪菌移植(FMT)改善慢性心衰患者免疫调节及心功能的疗效。方法:将86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FMT治疗。于治疗前后对比2组心功能、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免疫功能水平、炎性因子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LVEDD、LVESD、HR、SBP、DBP、CD8+ T、IL-1、IL-6、IL-8及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低,LVEF、CD3+ T、CD4+ T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98%)与对照组(13.9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MT应用于慢性心衰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改善心功能和心衰症状,纠正肠道菌群紊乱并调节机体免疫,安全可靠。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自然分娩产程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7例孕妇资料,根据产次和分娩镇痛与否分为初产妇镇痛组(n=79)、初产妇对照组(n=44)、经产妇镇痛组(n=45)和经产妇对照组(n=29),比较组间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剖宫产率等。结果:初产妇镇痛组VAS评分和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但第二产程时间长于对照组(均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产妇镇痛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膜外麻醉镇痛均可缓解初、经产妇产痛,延长初产妇第二产程,并可降低初产妇剖宫产率,然而对其他产程、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均无显著影响。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联合不同剂量阿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超声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行无痛超声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S、A及B组各40例,S组给予依托咪酯麻醉,A组及B组分别给予依托咪酯联合阿芬太尼5 μg/kg、10 μg/kg麻醉。记录3组依托咪酯用量、检查时长及苏醒时间;记录诱导前、检查即刻、诱导后5 min、诱导后10 min、检查结束时的生命体征,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A组和B组术中依托咪酯用量均少于S组(P<0.05),而A组与B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苏醒时间方面,A组<S组<B组(P<0.05);A组呼吸抑制、循环抑制的发生比例低于B组(P<0.05);A和B组注射痛、肌阵挛发生比例均明显少于S组(P<0.05);而B组低血压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依托咪酯联合低剂量(5 μg/kg)阿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超声胃镜检查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较少。
目的:对比温度敏感型液体栓塞剂(TSLEA)与传统栓塞材料在治疗消化道出血(GIB)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GIB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中有无使用TSLEA分成两组并分析两组间的差异。结果:TSLEA组10例,14支责任血管,非TSLEA组24例,31支责任血管。两组技术成功率均为100%,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6.07月;非TSLEA组临床成功率91.6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33%;TSLEA组无明显并发症,临床成功率90.00%。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P=0.888)、临床成功率(P=0.8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SLEA与传统的栓塞材料相比,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相仿,但其可以通过扭曲、纤细的责任血管,是一种良好的栓塞材料。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患者肿瘤异常蛋白(TAP)、胃癌相关抗原MG7-Ag水平与肿瘤复发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10例行腹腔镜辅助根治术的胃癌患者,随访12月后分为复发转移组(n=37)和无复发转移组(n=73),另招募同期55例体检健康者为健康组。比较术前、术后TAP、MG7-Ag水平,采用Pearson分析TAP、MG7-Ag水平与肿瘤复发转移的相关性。结果:复发转移组术前、后TAP、MG7-Ag水平高于无复发转移组;TAP、MG7-Ag水平与胃癌患者根治术后肿瘤复发转移呈正相关(r=0.654,0.579,P<0.005)。结论:TAP、MG7-Ag水平变化可评估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患者肿瘤复发转移情况。
目的:搜集IMN病例标本,检测TIPE2的表达水平,研究其与IMN引起巨噬细胞极化相关细胞因子及IL-17/IL-10的关联。方法:选取IMN患者60例为IMN组,招募健康受试者50例为对照组。2组TIPE2水平按文献方法测定,TNF-α、IL-2、IL-17和IL-10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结果:IMN组血和尿β2-微球蛋白含量、尿蛋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肌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1)、而TIPE2、TNF-α、IL-2水平和IL-17/IL-10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TIPE2水平与TNF-α、IL-2、IL-17/IL-10值均呈正相关(P<0.001)。结论:本研究可为临床治疗及药物研发提供新的方向,为基础分子参与的免疫调节提供依据。
目的:分析门诊处方中外科常用西药药膏的用药情况。方法:采集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中心外科处方进行统计、分析、讨论。结果:其中排名前3的药膏为莫匹罗星软膏、酮康唑乳膏(金达克宁)和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多用于治疗皮疹,其中用于治疗皮疹最多的药膏是莫匹罗星软膏,用于治疗癣最多的药膏是酮康唑乳膏(金达克宁)。此外,还存在少数莫匹罗星软膏和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联用情况。结论:莫匹罗星软膏的总用量和总销售金额均排名第一,这3种药膏单用于疾病的情况基本合理,莫匹罗星软膏与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联合使用具有可行性,可尝试推广于临床。
目的:总结我院中药临方定制的应用情况,以期获得持续化质量改进。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12月我院中药处方数据并分析,并采用问卷调查收集患者知晓和使用反馈。结果:我院中药临方定制处方占比呈上升趋势,占中药处方的(1.40±0.49)%;前3位科室为心病科、内分泌科、肝科,儿科仅0.05%;使用患者年龄分布与饮片相似,21~80岁占80%以上,≤10岁仅0.13%;药味多为21~30味;金额多为501~2 000元,不到配方颗粒的50%;患者对中药临方定制的知晓率仅24.51%,其中使用过的患者对其质量、外观满意度均达100%,尚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中药临方定制已成为我院中药调剂的重要补充,患者满意度高,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但仍存在知晓率低、加工费较高且自费、儿科处方制作不便等问题。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药物治疗管理模式的建立及效果评价。方法:结合基层医院现状创建ACS患者药物治疗管理模式。成立医师、药师联合管理团队,制订标准管理流程,对患者进行全程用药管理。比较标准管理模式和传统管理模式下患者关于药物治疗认知、用药依从性、危险因素控制、用药合理性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标准管理模式下的患者药物治疗认知、用药依从性及血压、心率、血脂、血糖等指标达标率均高于传统管理模式患者;除“药物剂量过高”外,其他用药相关问题发生率均低于传统管理模式患者(均P<0.05)。结论:基层医院开展药物治疗管理可提高ACS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危险因素达标率,减少不合理用药,建议在基层医院推广。
1例贲门腺癌初诊拟手术患者,术前肺功能提示重度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且有长期慢性咳嗽病史,予吸入ICS/LABA/LAMA联合口服复方甲氧那明改善肺功能。治疗半月后,肺功能有所改善,但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提示患者诊断为哮喘(未控制)。临床药师对其使用控制药物后哮喘依然控制不佳常见原因进行分析,最后发现患者吸入装置使用中吸气步骤错误,测吸气峰流速小于最低吸气流速要求30 L/min。通过药师指导,患者掌握吸入技术,测吸气峰流速为58 L/min,达理想范围。该病例提示通过支气管舒张试验也能发现哮喘治疗是否规范,可作为ICS有效性和规范性的潜在预测因子。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管理(MTM)在专科临床药师医嘱干预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6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0例。对照组未以MTM为依据进行医嘱干预,干预组由临床药师以MTM进行医嘱干预。比较两组不合理医嘱情况。结果:共存在不合理医嘱290条,对照组232条,干预组58条;在药物适应证、安全性、有效性用药问题方面,干预组医嘱不合理率低于对照组(P<0.05)。排列前3位的不合理医嘱分别为:无适应证用药、药物相互作用减少了药物的有效剂量、所用药物对当前病症无效。结论:临床药师以MTM为依据进行医嘱审核干预,可以提高医嘱审核的工作质量,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
目的:建立定量测定生物制品猪纤维蛋白原中枸橼酸离子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方法:采用示差折光检测器和Agilent Hi-plex H色谱柱(7.7 mm×300 mm,8 μm),以4 mmol/L硫酸溶液为流动相,柱温50 ℃,流速0.8 mL/min,进样量5 μL进行色谱分析。结果: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5.01~15.04 mmol/L,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9 5;低、中、高3个浓度水平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4.0%、102.8%、97.6%,总平均回收率为101.5%(n=9),RSD为3.16%(n=9);中间精密度RSD为0.75%(n=12);耐用性比值为99.71%~100.49%。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度、精密度、耐用性良好,适用于猪纤维蛋白原中枸橼酸离子含量的检测。
目的:建立高压放电法和微生物挑战法(浸没式)以测试西林瓶包装系统密封性。方法:采用高压放电法及微生物挑战法(浸没式)检测西林瓶包装系统密封性。结果:微生物挑战法(浸没式)对1、3、5、10 μm孔径的激光打孔阳性样品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30%、60%、70%,而高压放电法均为100%;微生物挑战法(浸没式)阳性率灵敏度和高压放电法灵敏度(检测限)分别为1.4 μm和1 μm。后者优于前者。结论:高压放电法及微生物挑战法(浸没式)均可用于评估西林瓶包装系统的密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