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分析WHO不推荐使用的抗菌药物复方制剂在我国三级综合医院的使用情况,以促进我国抗菌药物复方制剂的优化使用。方法: 以2017—2021年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181家三级综合医院的WHO不推荐使用的抗菌药物复方制剂年度消耗数据为基础,统计分析各医院此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品种、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结果: 2017—2021年,我国181家三级综合医院使用的WHO不推荐使用的抗菌药物复方制剂共15种,各年度分别为14、13、13、13和13种,占各年度使用的抗菌药物复方制剂品种(20、19、19、20和19种)的70.0%、68.4%、68.4%、65.0%和68.4%,其中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最大的6个品种均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哌拉西林/舒巴坦、美洛西林/舒巴坦、头孢噻肟/舒巴坦和头孢曲松/他唑巴坦。结论: WHO不推荐使用的抗菌药物复方制剂已成为我国临床使用的主流抗菌药物复方制剂,这不合理,应引起关注。
目的: 探讨普瑞巴林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难治性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难治性皮肤瘙痒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予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普瑞巴林口服,观察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改良Duo瘙痒评分。结果: 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VAS评分和改良Duo瘙痒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普瑞巴林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能显著改善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目的: 分析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8例HIC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4)。对照组行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观察组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观察两组术前和术后1个月手术相关指标、神经损伤情况、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GQOLI-74问卷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HICH患者效果显著,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等优势,能够更有效地清除患者血肿,减轻其神经损伤,改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较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目的: 探讨牙髓血运重建与根尖诱导成形术在年轻恒牙根尖周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年轻恒牙根尖周炎患者80例(患牙80颗)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患牙各40颗)。A组行牙髓血运重建术,B组行根尖诱导成形术,随访至术后1年。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牙根长度、牙根面积及根尖孔大小的改变、牙根生长发育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治疗显效率为82.50%,高于B组的60.00%(P<0.05);术后6个月,A组牙根长度和牙根面积增加值、根尖孔缩小值均大于B组(P<0.05);术后1年,两组牙根管壁厚度、牙冠跟比均高于术前,且A组牙根管壁厚度、牙冠跟比、牙骨质样组织沉积率均高于B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髓血运重建与根尖诱导成形术在年轻恒牙根尖周炎治疗中均能获得确切疗效,且安全性高,而牙髓血运重建术能够更好地提高牙骨质样组织沉积率,促进牙根生长。
目的: 探究关节镜下髌韧带胫骨止点修复治疗成人Osgood-Schlatter病(Osgood-Schlatter disease, OSD)即胫骨结节骨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OSD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关节镜下病损清除,同时接受锚钉缝合修复髌韧带胫骨止点方法的治疗。记录患者术前与术后随访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膝关节活动度、Kujala髌股关节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再通过统计学分析评估该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20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6~12个月,平均8.4个月),且术后均无伤口感染等并发症。患者术后疼痛较术前有明显改善,视觉模拟量表评分从术前平均4.6分降至术后平均2.1分;Kujala髌股关节评分从术前平均83.2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平均97.4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从术前平均82.1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平均96.4分(均P<0.01)。结论: 关节镜下髌韧带胫骨止点修复治疗OSD的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有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目的: 探讨行动研究法干预结合个体化健康教育在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8)。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行动研究法干预结合个体化健康教育,两组均干预12周。对比分析两组健商水平、心功能、负性情绪、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健商指数简易测评表中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左室射血分数(LVEF)、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中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行动研究法干预结合个体化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心功能,缓解其负性情绪,提高健商水平及生活质量。
随着中国人口的老龄化,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也不断增加,传统的治疗方法或已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药物疗法一直是AD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当老年人因认知下降而接受药物治疗时,药物治疗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运动干预可能会改善老年人的认知障碍,尤其是在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阶段。本文旨在探讨运动干预在改善AD患者认知功能上的研究进展。
目的: 分析我国116家三级综合医院的头孢替安使用强度。方法: 以2017—2021年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116家三级综合医院的头孢替安年度消耗数据为基础,分别统计头孢替安医院使用率,各医院头孢替安的使用强度、占各自医院抗菌药物总使用强度的百分比及分布情况。结果: 2017—2021年,我国116家三级综合医院头孢替安使用率分别为59.64%、57.32%、56.17%、52.50%和48.47%。头孢替安使用强度最大为8.86 DDDs,最小为1.55×10-4 DDDs,各年度平均值分别为1.63、1.51、1.35、1.12和0.79 DDDs。头孢替安使用强度占医院总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比例最高为14.37%,各年度头孢替安使用强度<0.5 DDDs的医院数最多。结论: 头孢替安为非主流抗菌药物,滥用现象普遍,应引起关注。
目的: 了解上海市医疗机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现状,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法,对上海市各医疗机构PIVAS负责人开展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收到PIVAS问卷反馈39家,其中38家已运行,1家在建设中。PIVAS建设面积58~2 500 m2,平均面积(489.4±441.5)m2;日调配量55~7 600袋,平均(2 124±1 777)袋。已运行的38家PIVAS中,接收长期医嘱占比97.4%,接收临时医嘱占比65.8%;药学与护理人数比为2.5∶1;本科及以上学历占60.7%。信息化与自动化建设良好,医嘱审核主要以人工与计算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除了个别PIVAS质量控制方面存在不足,总体情况良好。结论: 上海市PIVAS数量多,发展成熟,运行良好。部分PIVAS存在不足,有待改善和提高。
目的: 调查我国备案儿科专业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现状,为儿科人群药物临床试验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以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备案管理系统平台的大数据为基础,对中国儿童药物临床试验备案机构、备案专业及地域分布等情况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截至2022年3月23日,全国有223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可开展儿童药物临床试验,分布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广东、河南、江苏等省市备案机构数较多。全国共备案26类儿科专业,小儿呼吸、小儿血液病、小儿内分泌等专业备案的医疗机构较多。结论: 我国儿童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地域分布、专业科室、研究者资源、专业分布存在不均衡现象,政府应继续进行政策导向支持,激励更多医疗机构加入儿童药物临床试验,同时要促进多区域机构协同发展。
目的: 比较中美儿科Ⅰ期临床试验注册现状,推进我国儿科早期临床试验发展。方法: 基于ClinicalTrials.gov平台,比较中美儿科Ⅰ期临床试验时间趋势、入组患儿起始年龄、研究实施状态、发起者特征、治疗领域等。结果: 截至2022年8月16日,中美儿科Ⅰ期临床试验注册分别为539项和3 636项。近10年,中国儿科Ⅰ期临床试验由2012年12项(5.6%)增长到2021年69项(9.0%);招募患儿起始于新生儿期占18.2%,美国为31.5%;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占56.6%,美国为67.9%。中国在药物、器械和行为治疗领域与美国仍有差距,基因治疗领域与美国接近。结论: 我国儿科Ⅰ期临床试验发展迅速,应鼓励研究者发起Ⅰ期临床试验,在新生儿临床试验,以及药物、器械和行为等相关治疗领域获得进一步发展。
目的: 探讨中西药结合的肿瘤临床药学监护模式。方法: 临床药师对1例转移性肠癌患者使用曲氟尿苷/替匹嘧啶化疗后Ⅳ度骨髓抑制的治疗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并探讨Ⅳ度骨髓抑制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配合临床医生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过程中,临床药师提出合理性建议,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并提供用药教育,使患者骨髓抑制情况明显改善后出院。结论: 临床药师通过参与药学监护,使中西药治疗更合理,并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和有效,体现了临床药师的服务价值。
目的: 对猪纤维蛋白原中枸橼酸离子含量测定药典方法进行改进。方法: 通过对药典方法中稀释方式、线性范围、试剂用量和试验温度等的改进,建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猪纤维蛋白原中枸橼酸离子含量测定的检测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 该方法可测定含量范围为22.3~67.0 mmol/L;中间精密度所得相对标准偏差(RSD)仅为1.57%(n=12);平均回收率为100.1%(n=9),RSD为1.48%(n=9)。结论: 改进后的方法经验证专属性,耐用性、准确度和精密度等指标均良好,可作为猪纤维蛋白原中枸橼酸离子含量测定的检测方法。
目的: 利用中药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索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抗病毒性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结合中国药典(2020版)、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及中药分子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DisGeNET数据库等在线数据库收集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进行网络构建、核心靶点筛选以及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对重要化合物进行分子对接预测。结果: 研究共发现化合物221个、相应靶点262个、核心靶点62个;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富集分析显示,55个靶标的疾病通路中,与病毒感染及肺部损伤相关的有12个;分子对接分析结果提示,麻黄碱和黄芩苷与抗病毒重要靶点对接活性良好。结论: 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作用靶点具有较为稳定的结合,可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